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复旦大学优化学科布局 加快综合性创新型大学建设

2025-07-17 来源: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收藏

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简报〔2025〕第18期

  复旦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百利宫赌场平台: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面向国家所需,发挥学校特色优势,锚定“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学科发展方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自主自强的办学格局,加快综合性创新型大学建设,努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一、人文社科守正创新,激活文化传承创新“源动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夯实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根基。全面推进一流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成立新文科理论工作组,整合宣传理论部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及各有关学科的团队资源,办好《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多学科研究。实施“主干学科+特色方向”双轨推进,构建“经典诠释—现实观照—前沿探索”三维学科体系,推动人文社科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理论创新与现实实践融合,澳门百利宫官网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二)以高水平研究基地建强学术研究矩阵。持续推进建设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联合研究院等重要平台基地,与上海市政府组建上海人民城市研究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2.0”建设,已在五省建设7家研究基地,产出示范标志性成果100余项。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出台《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管理办法》,深化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建设。

  (三)以高质量成果项目赋能学科创新发展。着力打磨“传世之作”学术精品,推出中国语言文学系《唐五代诗全编》(50册)、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大清一统志》点校本(30册)等具有标识性的基础性文献整理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中华早期文明跨学科研究计划”和“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当代中国话语”创新研究,促进文化传承与知识共享,推进相关学科创新发展。

  二、理工学科做尖做强,澳门百利宫官网国家战略“主战场”

  (一)基础研究蓄力深化。实施校内“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原始创新重点支持计划”等,承接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建设任务,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十年免考核机制,为具有优秀研究能力、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已遴选资助两批共37项原创课题,鼓励勇攀基础学科高峰。

  (二)平台支撑稳步增强。积极布局高性能电镜中心等校级科研澳门百利宫官网共享平台,提升基础理学领域的研究效益与质量,筹建多领域国家级科研合作重点支撑项目,依托数学、生物学等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上海数学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水平,增强平台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夯实基础学科发展动能。

  (三)工科布局聚力拓展。印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方案》,调整全校各相关院系、百利宫赌场平台、平台,举全校之力实体化建设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未来信息等六大创新学院,加快形成强国所需、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新工科学科布局。深化课程群建设、强化产教融合,打通基础研究到系统应用的创新链,为澳门百利宫官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医学学科提质升级,打造医科创新发展“新高地”

  (一)加强学科集群建设。基础医学立足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理学、医学形态学四大“学科群”建设,临床医学持续推进学科组织架构优化,以临床医学交叉融合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管理体系建设为重心,强化优势学科领域研究。

  (二)布局未来前沿学科。超前布局推进智能医学未来学科建设,重点布局推进医学遗传与精准诊疗、法庭科学与技术、老年医学与健康、医学技术与器械装备、再生医学等学科建设,培育前沿交叉增长点。

  (三)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推动创新研究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近五年在新药创制方面签署十余项合同金额超亿元的专利许可转让项目。聚焦健康中国战略,重点实施一批临床研究与转化项目,已涌现中国源头创新的偏瘫治疗方案、微创脑脊接口技术助力完全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等前沿成果。

  四、交叉学科深化布局,探索前沿科学“无人区”

  (一)构建人工智能生态圈。集聚人才、算力、数据、产业与创投资源,牵头组建战略性新型研发百利宫赌场平台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打造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三级圈层”生态。在“核心圈”围绕学科基础大模型和面向前沿科学问题的专用模型攻坚。在“进阶圈”加速培育规模化军团,设立学校“双一流”科学智能专项,培育前沿创新团队。在“培育圈”蓄势营造创新文化,构建复旦大学智能算力平台(CFFF)全链条培训体系,组织各类专题讲座、报告会百余场,加强跨学科交流研讨,开展“X+AI”博硕双学位,支持学有余力的博士生同时攻读AI硕士,充分发挥AI赋能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激发广泛创新活力。

  (二)激发科研百利宫赌场平台高效能。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新建一批实体运行科研百利宫赌场平台,如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主线布局平台力量,成立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等。印发《实体运行科研百利宫赌场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实体运行科研百利宫赌场平台的论证程序、跟踪评估、退出机制等作出规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学术发展共同体。在校级层面成立交叉研究发展中心(筹),盘活校内学术和人才资源,邀请全校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参与科研统筹谋划,前瞻布局交叉学科项目,加快培育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团队。在二级单位探索建设以学科为议事单元、以学术共同体为议事主体的创新型学科管理体制,已成立涵盖文社理工医的首批20个学科学术发展中心,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与重点科研方向的有机融合。

  

(责任编辑:苏鑫(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 中文域名:百利宫赌场平台_澳门百利宫官网¥注册网址.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